以启蒙的名义:拎着猫头鹰上互联网 ?(读书劄记与思考)

「今天人们研究和讨论启蒙,不仅是为了探寻我们这个世界何去何从,而且是因为距离启蒙世界的远近决定了国际社会中谁有权利教育谁。在当今世界,十有八九是欧洲人教训东方人。个中原因,首先在于欧洲人经历过启蒙时代。… 因此,如果欧洲人最喜欢拿启蒙准则去其它地方造福人类,那也不足为怪」[1]。

祛蔽启蒙

「西方的多数批评家习惯站在欧洲启蒙运动给他们提供的制高点对中国进行观察和评判,他们议论中国的时候,常常给人一种印象,仿佛中央帝国从未见过启蒙的光芒。我觉得这一点最成问题。因为有迹象表明,启蒙的太阳照样从东方升起。德国有些哲学家和汉学家很清楚这个道理。譬如,施寒微教授(Helwig Schmidt-Glintzer)和米塔格教授(Achim Mittag)就在他们共同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开篇明义:“谈论启蒙就是谈论中国,没有中国就没法想象欧洲的启蒙运动” 。这一思想要是能够摆脱曲高和寡的命运该多好」!

「… 我既不怀疑包括平等、宽容、实践理性和此岸精神在内的启蒙理想的普遍有效性,也不会强调中国传统与欧洲价值如何不兼容。我只是想提醒大家留意几个中国文化的特征或者说现象。这样便于大家帮着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向中国派遣欧洲启蒙的传教士,这是否相当于拎着猫头鹰上雅典 [2],是否相当于 — 用一个带有本地特色的比喻 — 向图宾根派遣哲学家和神学家」?

《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没落》

黄燎宇,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

「“为了未来的启蒙” 学术酒会 — 关于康德及德国当代哲学中德对话」,德国图宾根大学,2009年11月19日

似曾相识说启蒙

上引黄燎宇老师的三段说话,似引出在互联网上讨论临床心理学本土化,有「拎着猫头鹰上互联网」之意味,此期与读者疑义相与析。

译注:

[1] 摘自黄燎宇 (2011);下同。

[2] 「拎着猫头鹰上雅典」(Eulen nach Athen tragen;英文 bring owls to Athens) 为德语成语。据说古希腊时代的雅典盛产智慧鸟猫头鹰。按照另一说法,富庶的雅典不乏刻有猫头鹰图案的银币 (原文为著者所注释,德文和英文系外加)。

伸延阅读:

李零 (2014)。〈中国人怎么就挡了启蒙的道?〉,2014 年 12 月 2 日;http: //www.chinavalue. net/General/Article/2014–12–2/203965.html/> 价值中国网 (北京)。

张志伟 (2016)。〈启蒙、现代性与传统文化的复兴〉,2016年11月6日;https://zhuanlan.zhi hu.com/p/23483298/> 慧小田哲思学_知乎网 (北京)。

俞吾金 (2010)。〈启蒙的缺失与重建 — 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39 卷 4 期,5-13 页;https:// wmarxism.fudan.edu.cn/_upload/article/files/d1/a7/96d2c54e4d4b99700f9add84d209/048a8477–565e-47d1-a279-c5bb9e977105.pdf/>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网 (上海)。

黄燎宇 (2011)。〈似曾相识说启蒙〉(焦点:启蒙),2011年 4月;https:// www.goethe de/ins/cn/zh/kul/mag/20688418.html/> 歌德学院_Goethe Institut 网 (北京)。本文系作者于 2009 年 11 月 19 日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的「“为了未来的启蒙” 学术酒会: 关于康德及德国当代哲学中德对话」德文演讲稿的中文翻译,作者自译,于《文景》杂志 2011 年1、2 月号合刊首次发表。

斯宾格勒, O. [徳] (2006)。《西方的没落 :全译本》(全二卷) (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译自 Spengler, O. 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 原书出版年份、出版地点、出版机构等资料未详,待考。

辜鸿铭 (1996)。《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海口:海南出版社。

人间四月心连心工坊
人间四月心连心工坊

Written by 人间四月心连心工坊

推广心理学本土化 为中国学派添砖加瓦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