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支架” 的六种主要功能

「观影视、学心理」 (读书劄记与思考)

“认知支架” 的六种主要功能

1976年,布鲁纳 (J. S. Bruner) 及其研究伙伴于《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英国,伦敦) 发表的一篇论文〈辅导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中,不但首次推出 “认知支架” (scaffolding) 这个概念,并且介绍了 “认知支架” 的六种主要功能。它们分别是:

“认知支架” 功能之一:减少自由度

“认知支架” 功能之一:减少自由度 / reduction in degrees of freedom (前此我称之为 ‘’控制’’ 学习范围以免过度分心)

“认知支架” 功能之二:标记关键特征 / marking critical features

“认知支架” 功能之三:学习方向维护 / direction maintenance

“认知支架” 功能之四:挫折控制 / frustration control

“认知支架” 功能之五:示范 / demonstration

“认知支架” 功能之六:招纳 / recruitment

“认知支架” 的这六种主要功能,都将会在「观影视、学心理」这个平台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伸延阅读:

Wood, D. J.,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17(2), 89–100.

--

--

人间四月心连心工坊
人间四月心连心工坊

Written by 人间四月心连心工坊

推广心理学本土化 为中国学派添砖加瓦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