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黑产业利用人性弱点制造公害与 「万维网契约」
Cybercrime industry make use of human weakness to pollute the digital commons and the Contract for the Web
2020 年 6 月 6 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老师,在线为清华五道口 「数字中国企业家课程」授课。
授课时,黄老师展望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互联网数字平台要遵循的十条基本原则 [1]。
黄奇帆老师在第九条原则里提到,要防止互联网公司,利用人性弱点设计产品。
黄老师指出,
「现在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各种产品。网络市场形成初期所主导的自由理念,使得网络上失信的违约成本极低,于是会出现很多企业利用人性的弱点设计各种产品来获取流量,罔顾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和市场的良性发展。比如一些信息服务公司,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图片、噱头标题吸引用户点击观看视频、新闻。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诱使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实际上是不正当的,甚至是触犯法律的」。
这番话具针对性,其中涵括新媒体健康信息领域的实际状况。
当一个人处于身心脆弱的境况中,其认知和理性机制同样亦处于低下水平,常见的结果,是病急乱投医、乱投药。
无良互联网公司、无良平台、灰黑产业,组成一条链块,利用人性弱点,生产及制作形形色色的不利健康的虚假信息和劣质产品,想方设法诱使网民相信这些信息或使用彼等推销的产品。
灰黑产业链视「信息公地」(information commons) 为私物,肆意破坏,危害公众健康利益。
在健康的范畴内,利用人性弱点,设计、生产、推广、诱导、销售和发布各种虚假或假冒产品和信息,特显其乘人之危的劣行。
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家范晔 (398 - 445) ,在《后汉书》里,借东汉末期名将盖勋 (140 -191) 的口说:「乘人之危,非仁也」[2]。
小说中人西京洛阳县官人刘弘敬,在明末作家凌濛初 (1580 –1644) 的 《初刻拍案惊奇》里有言:「乘人之危不义」[3]。
灰黑产业链,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并生产弄虚作假的网络产品,乃不仁不义的行为,严重的,甚至可说是「谋财害命」,2016 年发生的「魏則西事件」,是为一例。
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对「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有明文规定。
尽管网民透过点击信息生成流量,对互联网公司与及平台的广告收益作出贡献 — 等同隐性交易 (implicit trade),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 故此到目前为止,除直接涉及金钱如网购或在线服务收费等交易活动受到监管外,《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并未覆盖保障网民与互联网公司与及平台透过搜索信息增加点击流量进行的「隐性」交易活动。
此现象不仅在国内如此,其它国家都是如此。
因此,有需要另辟途径,以图提升万维网的信息生态环境。
1989 年 3 月,时为欧洲核子研究组织 (Organisation Européenne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 CERN) 研究员 (fellow) 的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1955 - ) 草拟了一份名叫「信息管理:一项建议 」的文件,在组织内传阅,得到上级的同意,翌年着手构建一项基于互联网的超媒体计划 (an internet-based hypermedia initiative),用于全球信息共享。
伯纳斯·李其后把此项技术称为万维网 ( WorldWideWeb,简称 www) [4]。
1993 年 4 月: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宣布,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万维网技术,该组织将不收取和此项技术相关的费用,本意是让万维网成为人类共有、共享的新技术。
不久,万维网的发展潜质,让资本嗅到了攒钱的气味,操盘者瞬间秉持「最先占有者的权利」[5] 的原则,把原本属于人类共有的万维网技术,转变成攒钱积累私有财富的工具,引发一波又一波丛林野蛮般滋长的众多种种负面现象,诸如滥用信息公地,充斥虚假信息、谣言、欺诈手段… 等等公害。
万维网的诸种乱象,迄今还一直在万维网上,不断涌现。
有鉴于此,2014 年 3 月,有「万维网之父」(inventor of the World Wide Web) 之称的伯纳斯-李,于纪念万维网创建 25 周年的时刻,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一场演讲里,首倡「万维网契约」 (Contract for the Web) [6] 的构建,并于五年后的 2019 年 11 月 25 日,正式发布 「万维网契约」的具体内容。
毫无疑问,伯纳斯-李在发表此倡议前,早已发觉当前的万维网,与廿多年前他创建此技术时的初衷 (初心) 背道而驰的乱象,故而有倡议 「万维网契约」此一著。
伯纳斯-李创建万维网时的初心是什么呢 ?
2014 年,在纪念万维网诞生 25 周年的庆典上,伯纳斯-李对此作出阐释:
「我相信我们能够建造一个真正为每一个人服务的万维网,一个让任何人在任何设备上都能便捷实用的万维网,一个给予我们力量去实现我们的尊严、权利以及潜能的万维网」[7]。
伯纳斯-李憧憬道,「在接下来的 25 年里,我们应该继续追寻的是,万维网为人人,人人为万维网」。
可以说,「万维网为人人,人人为万维网」就是伯纳斯-李创建万维网时的初心。
伯纳斯-李希望通过「万维网契约」规定新的契约方式,扭转万维网信息生态环境饱受污染的局面,以完善万维网使用规则,重塑万维网的价值观 [8]。
「万维网契约」共九项核心原则,针对政府、企业和个人各三项,其中第 6项原则为开发支持人类公序良俗的万维网技术,并挑战具最坏公害的万维网技术… 并且支持「数字公地」 [9]。
先是,同样是由伯纳斯-李于1994年在美国MIT任教时设立的「国际万维网联盟」(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 W3C,) 开宗明义地指出,万维网是为人民 服务 (web for all) 的 [10]。
「国际万维网联盟」的愿景是,构建一个广泛参与的、知识共享的、值得信赖的全球范围的「一网」(One Web)。「一网」的设计原则 (design principles) 是:「全民网络,无所不网」(Web for All, Web on everything),意即实现所有人,无论其硬件、软件、网络、语言、文化、位置、身体或心理能力如何,都能够享受 Web 权益。
「全民网络」的社会价值在于,它使人们能够进行交流,进行商业交易,并有机会共享可信赖的知识。
2013 年,「万维网联盟」宣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加入该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四个签署联合协议的总部机构 (host institutions) 之一 ;其余三个总部机构分别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欧洲信息与数学研究联盟 ERCIM、日本庆应大学-湘南藤泽校区,四者共同运营万维网联盟 [11]。
注释:
[1] 参看黄奇帆 (2020a, 2020b)。黄奇帆 (1952 -),原重庆市市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2] 参看《后汉书.列传.虞傅盖臧列传》的「盖勋」部分;在线阅读https://ctext.org/hou-han-shu/yu-fu-gai-zang-lie-zhuan/zh/>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 (上海)。
[3] 「乘人之危不义」出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在线阅读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086 32/>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 (上海)。
[4] 参看 W3C 中国 (2014);Jacobs (2014)。
[5] 参看洛克 (1964 / 1982)。「最先占有者的权利」是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纲领性基石 (参看张崑,2021)。
[6] 参看 Mercier, C. (2014)。Contract for the Web 又译作「互联网契约」(参见左鹏飞,2019),这里采用「互联网契约」的译法。实质与「互联网」相应的英文为 internet,而与「万维网」相应的英文为 world wide web。在华语地区,许多时候,「互联网」与「万维网」两个不同的词汇,恒常混淆互通,二者其实是有区别的。
[7] 参看 W3C 中国 (2014);下同。
[8] 参看左鹏飞 (2019)。
[9] 参看 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n.d.)。
[10] 参看 W3C 中国 (年份不详)。
[11] 参看〈关于 W3C 中国〉;https://www.chinaw3c.org/about.html/> W3C 全球 (中国) 总部网 (北京)。
参考资料:
左鹏飞 (2019)。〈以契约拯救互联网 --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科技日报》(北京),2019年12月18日,第6版:IT时空;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 2019–12/18/content_437007.htm?div=-1/> 科技日报网 (北京)。
张崑 (2021)。〈重新发现卢梭〉,2020年1月19日;http://www.aisixiang.com/da ta/119874–2.html?/> 爱思想网 (上海)。
洛克, J. [英] (1964 / 1982)。《政府论》(上篇+下篇2本)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黄奇帆 (2020a)。〈5G背景下金融科技的特征、路径〉,2020年6月10日;http://finance.sina. cn/zl/2020–06–10/zl-iirczymk6262259.d.html?from=wap/> 意见领袖_新浪网 (北京)。
黄奇帆 (2020b)。〈互联网数字平台要遵循的十条基本原则〉,2020年6月12日;http://www. china-cer.com.cn/jinrongkeji/202006125762.html/> 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 (北京)。
Jacobs, I. (2014). Press release: The world celebrates 25 years of the Web. 12 March, 2014; https://www.w3.org/webat25/news/press-release-the-world-celebrates-25-years-of-the-web/> 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and The 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网 (美国)。
W3C中国 (年份不详)。〈关于W3C中国〉;https://www.chinaw3c.org/about.html/> W3C全球 (中国) 总部网 (北京)。
W3C中国 (2014)。〈2014年3月12日 全球共庆万维网诞生25周年〉,2014年3月12日 ;https://www.chinaw3c.org/search/contract/> W3C全球 (中国) 总部网 (北京)。
Mercier, C. (2014). Tim Berners-Lee calls for a Magna Carta for the Web (TED talk). 19 August, 2014; https://www.w3.org/webat25/news/tim-berners-lee-calls-for-a-magna-carta-for-the-web-ted-talk/>万维网联盟_W3C 网 (美国)。
W3C (2013). W3C invites Chinese web developers, industry, academia to assume greater role in global web innovation — Beihang University becomes newest institution to host W3C. 20 January 2013; https://www.w3.org/2013/01/china-host.html.en/> W3C 网 (美国)。
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n.d.). Contract for the web., https://contractfortheweb.org/#main/> 万维网基金会_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 网 (美国)。